藏傳佛教的四大教派

藏傳佛教派系極多大概可分為寧瑪(紅)派、噶舉(白)派、薩迦(花)派、格魯(黃)派等四大教派。

其中格魯派,是十五世紀初宗喀巴師所創立的新派,格魯教派成立後,廣建寺院最著名有噶登、哲蚌、色拉、札什倫布等大寺,教派發展迅速而普遍,至今格魯派仍是藏族信仰的主流教派。

◎ 寧瑪派(紅派)(亦稱舊密宗、紅教):創立者蓮華生大師

藏傳佛教各教派中歷史最久是寧瑪派,此教派的教法是從公元八世紀由蓮花生大師所傳,教其他派早三百年。
寧瑪派不像教派那樣有寺院,有僧伽制度,也沒有行程系統的佛教義。
到十一世紀有所謂「三素爾」的素爾家族出現時,才建立寺院並大規模活動,這時寧瑪派才算完成。

寧瑪派的僧徒大致分為兩類:
阿巴-是專念經咒不重學習經典。
有經典及傳承-依據所承經典不同又分為兩種:1.是噶瑪又稱口傳。2.是代碼又稱伏藏。
寧瑪派人重密輕顯,一般僧人也無正規的學經制度,所以沒行成一個強大的寺院集團。寧瑪派僧人習慣帶紅色僧帽,一般又稱為紅派。

寧瑪派以分散發展為主,與地方實力集團關係不甚密切,至16∼17世紀才有規模的寺院,後在達賴五世阿旺羅桑嘉措支持下,得到大發展。著名的寺院有-多吉札寺、敏珠林寺、四川西部的竹箐寺、噶陀寺等。

◎噶舉派(白教)(亦稱經密宗、白教):創立者瑪爾巴上師

「噶」是佛語或是師長的言教,「舉」是傳承合起來就是口傳的意思,因為噶舉派所學的都是由師長口耳相傳而來。「噶」的另外一解釋是白色,噶舉就是白傳的意思,這是因為噶舉派始祖們都是著白衣,所以噶舉派又通稱白教。

噶舉派派支系眾多,有達波噶舉、香巴噶舉兩大傳承。其中帕竹噶舉、噶瑪噶舉的上層曾受元、明兩朝冊封,先後兩度掌握西藏地方政治。格魯派興起後,噶舉派中仍有直貢、噶瑪、巴絨、竹巴四支系保有一定勢力。

藏傳佛教獨特的活佛轉世制度,就是由都松欽巴開始的。噶舉派重視密宗,而且是採取口耳相傳的傳授方式,但顯宗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。
主要寺院有-墨竹工卡的止貢寺、四川德格的八邦寺等。

◎ 噶當派即格魯派(黃派)(亦稱新密宗、黃教):創立者宗喀巴大師

格魯派→藏語意為善規,謂該派倡導僧人應嚴守戒律。
噶當是佛語的意思,噶當派主張將佛的言語當作是教誡、教授,也就是對學佛僧人從日常行為到成佛過程的指示和教導,這是阿底峽尊者所提出來的。

所以噶當派是源於阿底峽尊者,但創始人則是他的弟子仲敦巴。仲敦巴創建熱振寺,噶當派就是以此為根本寺而發展起來的。噶當派主張顯密並修,強調修行次第,先學顯,後學密,二者應互相補充。

十五世紀格魯派(黃教)興起後,由於格魯派是再噶當派教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,所以當格魯派發展後,原來的噶當派寺院,噶當派就融入格魯派而不復存在了。

藏傳佛教中有所有派中最晚形成的是格魯派。格魯派興起於十五世紀初,是在其他教派充分發展後才出現,而且發展迅速,很快就取代其他各教派的地位,成為藏傳佛教後期的主流。

「格魯」是善律的意思,所以又稱善律派,一般以格魯派僧人戴黃帽而通其稱為黃帽派或黃教。

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,出生宗喀地方。因宗喀巴大師所創格魯派的教法大部分是承襲噶當派而來,所以格魯派有新噶當派之稱。

◎薩迦派(花派)(亦稱青土密宗、花教):創立者薩迦巴大師

薩迦派的創始人是貢卻杰布(一O三四~一一O二),是吐番時期貴族昆氏家族的後代。他再薩迦地方修建薩迦寺因此其所創立教派就也以薩迦為名。

薩加派是採家族家傳的繼承法。由於興政治結合,薩迦僧人逐漸是俗化,於是有些薩迦僧人們主張革新,恢復宗教生活,使得薩加派得以為持下來,而誠心薩迦派。

有人稱薩迦派為「花教」,是因為薩迦寺院的圍牆上圖有上圖有紅、白、藍三色條紋的緣故。

四教本為一

藏傳佛教源本出自印度的佛教,之後在融合當地的文化特色,最後才形成所謂的藏傳佛教。藏傳佛教的特別極多,但他與印度的派別是不同的,印度佛教是因為見解差異而分,藏傳佛教的支派則是因傳承不同而有別,因此,藏人常說藏傳佛教的教派如同是一塊黃金,分割成數塊,每一塊都是黃金,基本質無有差別。